建寧縣教育局關于加強臨界輟學生 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日期:2024-12-09 17:41 來源:建寧縣教育局
| | | |

各中學、中?。ㄐ#?/p>

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教基〔2020〕5號)、《福建省教育廳等六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臺賬管理健全聯控聯保機制的通知》(閩教基〔2020〕14號)、《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情況大排查等有

關工作的通知》(閩教辦基〔2021〕9號)、三明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三明市加強臨界輟學生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教便函〔2023〕152號)、《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常態化報告工作機制的通知》(閩教辦基〔2024〕12號)等文件要求,加強對臨界輟學生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確保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全方位鞏固拓展控輟保學攻堅成果。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依法保障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通過加強對臨界輟學生管理的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入學率,減少流失率。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100%,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依法保障每一位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切實做好我縣控輟保學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宣傳,依法控輟。學校要利用新聞媒體、法律講座、家長座談會、家訪、主題班會、宣傳報道等途徑,進一步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依法控輟保學氛圍,人人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學校要善于樹立典型,積極創建“無輟年級段”和“無輟班級”,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廣泛宣傳控輟保學的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提高學校教師和班主任對控輟保學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落實“日報告”機制,完善控輟。各校要對學校學生每天到校情況進行日調度并對未到校學生進行核實,掌握未到校原因,通過抓臨界輟學生管理工作推動學校健全落實學校常規管理,及時、準確了解域內學生每天到校情況,并對控輟保學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剌z保學工作力度不減,數據真實有效,確保不漏一人。

(三)數據臺賬,精準控輟。建立學籍管理控輟機制,要嚴格按照省學籍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要求,認真核辦學籍業務。開學初應關注本片區戶籍內未注冊學生學籍變動情況,做好新生建籍,非起始年級變動受理及重要信息更新,期末清查學籍、更新畢業年級學生信息為畢業升學做準備,學籍系統每天一登,跟蹤轉入、轉出、休學、復學、調檔進度,做好“一生一檔”“一班一檔”檔案管理工作。對在籍不在校學生逐一核實,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實際一致,對確認已在外地外校上學的,學校要督促學生家長盡快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對聯系不上疑似臨界輟學的,及時上報縣教育局并報告鄉(鎮)人民政府,妥善做好勸返工作。建立臨界輟學生勸返復學臺賬、送教上門“一生一案”臺賬、易地搬遷子女入學臺賬、殘疾人隨班就讀臺賬、特校就讀臺賬等。務必要以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認真細致逐項對照,對每個材料特別是數據要進行反復校對核對,檢查是否存在矛盾關系、邏輯問題,相關數據要高度統一,決不能出現“數據打架”的現象。要注重資料收集整理,查缺補漏,充分反映工作成效,印證資料要規范。

(四)完善機制,制度控輟。一是建立教師家訪工作機制。要組織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疑似輟學學生進行家訪,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理解和認可,形成控輟保學工作合力。二是建立關愛幫扶機制。對返校就讀學生,學校建立“一對一”關愛幫扶機制,針對學生的學習實情和思想狀況,給予個性化輔導,以防范失學輟學問題。特別是要對適齡殘疾兒童,區別不同情況,以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合適形式使其接受義務教育,并納入學籍管理。三是建立流動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管理機制,要切實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問題,使之與其他適齡兒童同樣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四是建立學籍管理控輟機制,要嚴格按照省學籍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要求,認真核辦學籍業務。開學初應關注本片區戶籍內未注冊學生學籍變動情況,做好新生建籍,非起始年級變動受理及重要信息更新,期末清查學籍、更新畢業年級學生信息為畢業升學做準備,學籍系統每天一登,跟蹤轉入、轉出、休學、復學、調檔進度,做好“一班一檔””一生一檔”檔案管理工作。對在籍不在校學生逐一核實,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實際一致,對確認已在外地外校上學的,學校要督促學生家長盡快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對疑似臨界輟學的,及時上報縣教育局并報告鄉(鎮)人民政府,妥善做好勸返工作,從制度上落實控輟。

(五)強化師德,溫情控輟。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學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不得挖苦、諷刺學生,嚴禁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要以“四有”好老師標準,提升學校師德師風水平,增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強化教師對殘疾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隨遷子女、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服刑人員子女、品行有缺點等特殊群體學生的教育管理和關愛幫扶工作,營造全體學生共同成長進步的良好環境,努力構建平等和諧有序有愛的新型師生關系,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以教師的溫暖來止住學生輟學的腳步。

(六)提升質量,課堂控輟。學校要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管理,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重視教師專業成長,落實常態化教學研修要求,促進教師主動鉆研教學業務,提升教師的學識水平和教學育人能力。要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變課堂教學理念,積極探索采用基于真實情境和問題導向的項目式、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授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積極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傾聽質疑表達的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建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優質的教學質量吸引學生,堅決遏制學生因厭學而輟學的傾向,特別是初中階段,要確保學生留得住、學得進、有成效,要實行分層作業和輔導,不斷樹立學困生的信心。

(七)規范辦學行為,政策控輟。

1.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加強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促進校外教育與課堂教育的有效銜接,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內容。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節假日以及課余時間組織中小學生集體補課。不得以任何理由分重點班和實驗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和教學技藝,全面深化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嚴禁歧視、羞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以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排座位,嚴禁開除學生。

2.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精神,通過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做好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管理工作,管好辦好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加強中心小學對村完小管理指導,實施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服務水平。各地各校不得拒絕初三學生參加中考。

三、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認識。控輟保學工作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之一,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起重要作用,學校要提高認識切實肩負起控輟保學工作責任,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加強領導,成立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具體負責,黨員干部帶頭,有計劃有步驟統籌推進控輟保學工作落實。

(二)要突出重點。要把留守、流動適齡兒童作為控輟保學工作的重點對象,做好摸底核實、登記造冊工作,落實關愛。要把寒暑假、國慶、五一勞動節等節假日作為產生輟學的重要時間節點,強化家校聯系,開展教師走訪活動,防范輟學現象發生。

(三)要強化督導。縣教育督導室要把控輟保學作為日常教育督導的一項重要工作,落實每年三月和九月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專項督導要求,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指導協助解決,建立完善控輟保學約談制度、通報制度,對領導不重視、措施不落實,推諉扯皮,造成嚴重影響的,按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