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五環聯控 | 建寧伊家:“五環聯控”破解“三資”監管難題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伊家鄉黨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難題,運用“五環聯控”監管機制,通過“精準清查、分類施策、陽光交易”三大舉措,系統性破解歷史遺留問題,走出了一條“三資”規范管理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伊家鄉黨委創新建立“專班統籌+技術賦能+動態管理”三位一體清查模式,組建由黨政主要領導雙負責的工作專班,統籌自然資源、林業、經管等專業力量,運用現代智能測繪技術,對全鄉8個村存在的四至不清村集體宗地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精準勘測。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幅圖”動態監管系統,將全鄉137960.34畝林地、72562.26畝權屬清晰資源全部納入臺賬,實現“資源分布、權屬狀態、使用情況”一圖可視、一查即清。依托該機制,全鄉已精準排查并整改“三資”問題59個,清收各類拖欠資金52.62萬元,從源頭堵住了管理漏洞,提升了村集體“三資”管理的規范化與透明度。
針對長期存在的各類“三資”歷史遺留問題,推行“一案一策三解法”精準施治。對權屬爭議類問題,運用“依法終止+重新發包”方式,成功化解陳家村十余年的山場糾紛;對合同缺失類問題,實施“規范補簽+動態監管”機制,推動筆架村15宗林地補簽規范合同并全部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對受政策制約類問題,探索“上下聯動+爭取支持”路徑,積極為隘上村等公益林內山場爭取政策突破。截至目前,全鄉成功化解歷史積案17起,化解率達到94.4%,有效清除了影響集體資產資源盤活與鄉村穩定的歷史障礙。
成立鄉級國有企業——建寧縣豐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各村分散的閑置資產實行統一管理、打包運營,通過國企專業化運作,成功盤活伊家村閑置辦公用房、伊家鄉民宿等多處資產,并將東風村、沙洲村等200多畝到期山場統一納入“兩山”交易平臺。率先構建“平臺交易+典型引路+全程監管”陽光交易機制,明確規定5萬元以上村集體資產資源必須進入“建寧縣兩山農村產權交易流轉服務中心”公開交易,其中伊家村收割機、旋耕機等農業設備交易成為全市首例,預計村財增收20萬元;沙洲村種子烘干站則通過“平臺+自主經營”新模式,實現年增收7800元。目前全鄉已有9處閑置資產資源納入交易清單,預計年均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左右,真正實現了資產資源整合與價值提升的“雙贏”局面。
伊家鄉通過“五環聯控”機制的創新實踐,實現了“三資”管理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封閉式”向“陽光化”的轉變,為全縣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伊家經驗”。下一步,伊家鄉將持續深化機制創新,推動“三資”管理再上新臺階,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