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日期:2021-02-15 10:20 來源:建寧縣扶貧辦
| | | |

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縣直各單位,省市屬各單位:

  《關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實施意見》已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建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2021年1月15日

  關于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

  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四個不摘”,以“五抓五送”為載體,完善“456”工作機制,推廣農村相對貧困家庭“239”精準幫扶工作,持續提升全縣退出村、脫貧戶和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用水的保障水平,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中發〔2020〕30號)文件精神,結合縣情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完善政策保障機制

 ?。ㄒ唬┥罨黧w責任落實。實行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建立統一高效的決策議事協調工作機制,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在工作力量、組織保障、規劃實施、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方面有機結合,做到一盤棋、一體化推進。注重發揮行業部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協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配合,共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良好局面。

  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扶貧辦,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ǘ┘毣瘍灮龀终?。抓好政策銜接,壓緊壓實行業職能職責,落實好中央和省市政策的同時,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優化產業、就業、教育、健康、低保、住房、交通、水利、村財等扶持政策體系,保持過渡期內政策穩定性,確保各級各類幫扶政策措施接得上、續得起、連得好。

  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振興辦)、縣林業局、縣煙草公司、縣文旅局、縣工信局、縣人社局、縣教育局、縣水利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殘聯,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三)提升鞏固幫扶成效。持續落實“縣領導掛鄉(鎮)、部門駐村、干部包戶”三級掛包機制,92個村安排一個單位掛包,51個脫貧村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所有脫貧戶和相對貧困家庭安排1名以上干部作為幫扶責任人,其中脫貧監測對象要明確1名以上科級干部掛包。引導社會力量幫扶,充分發揮工青婦和工商聯、扶貧協會、僑辦、志愿者聯誼會等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社會組織、非公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兩會代表一委員”、建寧籍鄉賢參與扶貧幫困,“百企幫百村”、“10.17”扶貧日、捐資助貧等活動實現常態化,進一步凝聚社會幫扶合力。

  責任單位:縣委辦、縣人大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振興辦),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

 ?。ㄋ模汛罂h域優勢產業。抓好產業幫扶措施銜接,做活山田農林水文章,優化產業扶持標準,推進產業扶持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戶為主向到鄉到村帶戶為主轉變。采取“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和“長短中”相結合方式,壯大種業、蓮業、果蔬、林業、煙葉、旅游、電商等縣域特色產業,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推進產業增收“兩手抓”,確保脫貧戶和相對貧困家庭穩定增收。做好金融服務政策銜接,推進實施農業產業保險,為扶持對象發展生產提供保險保障。同時,堅持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優選縣域綜合服務能力強的優勢電商企業,建設縣級扶貧產品(農產品)統購統銷平臺,做好與央企和省、市屬農產品銷售平臺的對接,全方位推動縣內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深化消費扶貧上帶好頭,優先采購脫貧戶、相對貧困家庭農產品或縣域內與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致富帶頭人等經營主體的農產品,促進我縣生產好產品、打造硬品牌、對接大市場,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形成可持續增收長效機制。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煙草公司、縣文旅局、縣工信局、縣衛健局、縣總工會,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ㄎ澹┩七M就業創業增收。搭建用工信息平臺,培育縣域勞務品牌,加大脫貧人口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實施“家門口就業工程”,支持在農村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水土保持、產業園區、林業生態基礎設施等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時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統籌用好衛生保潔、生態管護等公益性崗位,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的管理機制,推進縣域內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企業優先用工扶持對象,讓脫貧戶和相對貧困家庭就近就地創業就業。繼續支持脫貧戶“兩后生”接受職業教育,落實好脫貧戶、相對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大中專職業教育在校生給予資助和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持。

  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振興辦)、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林業局、縣工信局,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剿鲃撔氯诤显圏c。堅持“一鄉一業”和“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路徑,拓展延伸“六促三?!眱群?,采取量化折股、跨村聯建等方式,探索財政獎補資金股權量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有效方式,每年探索實施一批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相融合試點項目,完善92個村級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平臺建設,健全村級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村級組織服務群眾能力。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注重典型引領,完善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激發脫貧對象的信心和發展動力,堅決杜絕“等靠要”思想。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振興辦)、縣財政局、縣委組織部、縣交通運輸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三、健全兜底保障機制

 ?。ㄆ撸┙∪八膫€保障”機制。教育政策保障方面,持續深化“真愛6+1”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職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資助政策。發揮鄉鎮扶貧開發基金會作用,每年定期給予困難學生尤其是困難大中專學生生活補助費用,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健康保障方面,推進完善“五三”工作機制,落實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疊加補助、醫療救助、大病保險傾斜等政策。改善村級衛生所設施條件,推進衛生人才培養和鄉村基層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技能培訓,提高簽約醫生對特殊病種服務水平。繼續為扶持對象購買扶貧小額保險,切實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有效防范因病返貧致貧風險。住房保障方面,建立健全脫貧戶和相對貧困家庭房屋安全定期核查和汛期跟蹤動態監測機制,做好房屋結構、地質災害、設施設備、火災洪災等安全隱患排查,通過危房改造等多種方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咀》堪踩?。落實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政策,對脫貧戶、相對貧困家庭(含低保戶)辦理基礎保險和疊加保險。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措施,著力幫助搬遷對象解決戶口、就學、產業、就業等問題,著力提升搬遷群眾生產生活質量。飲水質量保障方面,持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及時將有條件的脫貧戶和相對貧困家庭納入集中供水對象,著力提高自來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質合格率,確保喝上安全放心飲用水。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局、縣醫保局、縣發改局、縣住建局、縣公安局、縣人社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八)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健全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銜接機制,統籌發揮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綜合保障作用,落實好城鄉低保、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編密織牢特殊困難人口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落實好殘疾人救助、“兩補”政策,做好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特殊群體關愛服務,對突發性的因災等情況出現的相對困難群體,實施好生產生活救助,幫助渡難關、解憂愁。同時,通過對空置學校、舊村部等公共場所設施改造為農村幸福苑、敬老院,切實提高空巢老人的集中供養能力。

  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衛健局、縣人社局、縣醫保局、縣殘聯,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ň牛┨岣叻罏木葹哪芰?。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健全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應急救災響應措施,自然災害發生后造成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困難的,第一時間調撥發放帳篷、被服、食品等救災物資,進一步發揮7個鄉鎮扶貧開發基金臨時救助作用,確保受災群眾在災后12小時內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有效解決其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同時,修建完善好鄉村生產便道、小型灌溉設施等公益性生產生活設施,重點解決影響鄉村產業發展中最突出和緊迫的短板制約因素,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升產業發展的穩定性。 

  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四、強化責任監管機制

 ?。ㄊ┩七M動態監測監管。加強相關部門、單位數據共享和對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按季度開展國扶系統數據動態管理,對脫貧縣、脫貧鄉、退出村、脫貧人口各項指標開展監測預警,重點跟蹤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脫貧戶收入變化情況和“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用水等鞏固情況,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對退出村、脫貧戶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將已脫貧但不穩定對象實行單列管理,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實行動態清零。同時,每季度開展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動態管理,落實好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綜合性幫扶措施,從解決絕對貧困到解決城鄉相對貧困轉變,確保每一位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紅利”。

  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統計局、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縣人社局、縣教育局、縣衛健局、縣醫保局、縣住建局,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十一)著力增強財政保障。縣級財政保持每年投入銜接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資金1000萬元以上。完善全縣扶貧類項目庫建設,每年實施一批鄉、村和新型經營主體帶動收益試點項目,嚴格落實扶貧資金公示公告制度,充分發揮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系統作用,積極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防止資金閑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管,分類摸清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店面商鋪、山場林地、農田水面等各類資產底數,做好確權登記工作,防止資產流失和被侵占,資產收益重點用于項目運行管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公益事業等。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辦、振興辦),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ㄊ┘訌娙粘1O督檢查。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并將考核記過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參考。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對扶貧領域及腐敗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嚴肅查處,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曝光,努力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完善聯合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強常態化督導,及時發現問題,抓好考核考評、巡視巡察、審計、督查檢查等發現問題的整改。加強12317扶貧監督平臺管理與應用,做好涉貧輿情處置,及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責任單位: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縣扶貧辦、縣振興辦、縣委督查室、效能辦,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