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 SM07302-0100-2024-00006
- 備注/文號: 建市監政公字〔2024〕4號
- 發布機構: 建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4-01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制度。持續探索雙隨機監管方式,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使信用監管與雙隨機抽查相結合,加大對“信用風險較高、信用風險高”市場主體的抽查檢查頻次,進一步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提高企業誠信守法意識,為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營造寬松、公平、公正的監管環境。
二、抽查對象
根據工作計劃的要求,從我縣2023年末企業實有數中,按照信用風險分級的不同,實施1%-9%的比例抽取被檢查企業。
(一)A類(信用風險較低)市場主體按1%比例抽取。
(二)B類(信用風險一般)市場主體按2%比例抽取。
(三)C類(信用風險較高)市場主體按4%比例抽取。
(四)D類(信用風險高)市場主體按9%比例抽取。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參照企業實施信用風險分類抽查,個體工商戶暫無信用風險分級,抽查比例不低于3%。
三、抽查工作的步驟安排
本次抽查從2024年4月開始至2024年7月31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組織部署階段(2024年3月21日至3月31日)
加強溝通協調,制定抽查方案,明確抽查范圍、對象、任務、實施方步驟和有關要求,抓好組織部署,推動工作開展。
(二)集中實施階段(2024年4月1日至7月15日)
1.及時認領待檢查企業名單,明確具體檢查事項。各檢查小組要及時通過福建省市場監管智慧一體化平臺中“雙隨機抽查管理”模塊認領待檢查企業名單,結合企業主要行業屬性和經營特點開展實地核查。
2.科學合理隨機匹配檢查人員。根據不同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明確檢查組職責任務。在堅持隨機原則的前提下,檢查人員可機動靈活安排。
3.依法規范開展實地檢查。一是要認真按照《“雙隨機”抽查工作指引》等“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行政執法工作程序與要求,依法規范實施檢查。二是要提高檢查質量和效率,確保及時完成實地檢查工作。檢查中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實行邊檢查邊規范,邊發現邊整改。三是填寫實地核查記錄表。
4.及時錄入檢查結果。各檢查組要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在檢查結束10日內,將檢查結果錄入一體化平臺中,并向社會公示檢查結果。
(三)后續處理和總結完善階段(2024年7月16日—7月31日)
各檢查組要做好檢查后續處理工作,該移交的檢查資料要及時移交,該歸檔的要及時立卷歸檔,該立案調查的要移交本單位辦案機構查處。對發現涉及無證經營和1+X問題線索等需要移交相關部門處理的,報經單位分管領導審核后移交相關部門處理。所有后續工作均應于7月31日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此次抽查是我縣自行組織的經營行為抽查,是在市場監管領域進一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重要內容,是深化“1+X”專項督查,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再落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大創新,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制度,對于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各檢查小組要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精神,認真履職、精心組織,扎實開展此次抽查工作。
(二)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由信用監督管理股牽頭,主動抓好落實;各相關股室要按職責積極配合,各檢查小組要盡職盡責依法依規開展檢查,確保檢查達到預期效果。
(三)突出靶向監管。要按照信用風險分類狀況實施差異化抽查監管,針對突出問題和風險開展雙隨機抽查,提高監管精準性、靶向性。要加大對重點檢查事項和重要監管領域的抽查力度,特別是涉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安全、質量、公共利益等領域,提升監管效能,守住安全監管底線。
(四)統一規范流程。要積極推廣運用福建省地方標準《政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規范》,依托抽查系統,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從檢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機匹配執法檢查人員,組織開展抽查檢查;強化抽查檢查結果公示運用。按照“誰檢查、誰錄入、誰公開”的原則和“檢查結束之日起10日內公示檢查結果”的要求,由檢查人員在公示系統上錄入抽查結果并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實現信息共享共用。
(五)注重宣傳,營造氛圍。要暢通信息渠道,加強溝通。要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深化宣傳合作,開展有深度的宣傳報道,大力宣傳抽查工作意義和成效經驗。適時曝光企業違法失信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提升抽查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共同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號: